见字如见人|金耀基纠正外间混淆通识教育:「好像通识教育产生某种坏的事情」

中大前校长金耀基上月在中大祖尧堂,出席其着作《大学之理念》(扩大版)的新书发布会。

编按:上周五刊载的文章,提到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发布了新书《大学之理念》(扩大版)。书籍问到一个重点,「作为建构中国现代文明的知识基地,大学如何避免『没有灵魂的卓越』?」在发布会上,金耀基亦以哈佛大学和中大作为对照,言谈之间表达出他对中大「价值教育」(value education)的肯定。适逢中大下月将会换校长,「大学之理念」更值得细味。

特约记者:冼丽婷

摄影:张志华

1970 年开始受聘于香港中文大学的前校长金耀基,1975 年往英国剑桥大学当访问学者。在剑桥图书馆看百年来「大学之为大学」等为数不多的论述,是为动念书写《大学之理念》之始。

他在 1983 年于台湾出版《大学之理念》,综论世界不同大学之源流、制度、角色、功能及理念,四十一年后的今天,香港政治情况已经改变,金耀基留居香港明年就五十五年了,作为中大前校长、退休社会学者及政论者,这位「中大人」经历改朝换代的变化,国际视野下的大学之理念不变,只是,实行理念的环境已变。

政治,是不能取悦所有人的。在学术上,金耀基仍然肯说真心话,包括为中大开拓通识教育的人与理念说话。作为有系统地研究过国际大学制度与功能的前校长,从叩问「何谓大学」开始,半世纪过去,金耀基当然看到科学创新研究与人文价值是没有矛盾的,他对今天中大的建议是:除了应继续推动科研力量,也要保持中大重视研究与教学的传统。

对于以「唯一候选人」背景快将出任中大校长的卢煜明,在中大教育发展操作上,例如资源分配,金耀基很撇脱对记者说过:「很简单,不能投放科学很大,投放人文太少。」他既希望卢煜明继续发展个人科研工作,也认为「準新校长」既是牛津大学及剑桥大学毕业生,不可能不受英国古老学府的人文气质影响,希望他做到「科学与人文都重视」。

冼麗婷冼丽婷其他人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