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澳大咖说 | 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让资源要素跨越行政边界流动起来,是粤港澳大湾区实现战略突破的关键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开放水平最高、经济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自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效,粤港澳大湾区正朝着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前进。

粤港澳大湾区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如何?如何看待香港当前面临的挑战?如何评价“黄金内湾”这一概念?在每日经济新闻成立20周年之际,就相关问题,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

注:CDI是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的英文缩写,又称中国脑库,成立于1989年,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在业务上接受国务院研究室指导的独立研究咨询机构,也是首批被列为全球百家著名脑库之一的中国机构。

宋丁表示,在全球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是后起之秀,在经济基础、制度框架和科技地位等方面,与其他三大湾区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还有一个追赶的过程。“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发展非常不均衡,所有资源要素都集中在几个主要城市。如何真正让资源要素跨越行政边界流动起来,我认为是大湾区下一步实现战略突破的关键因素。”

国家高端智库CDI研究员宋丁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大湾区未来的竞争优势需要各个产业整合

NBD:您如何看待粤港澳大湾区在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与世界其他著名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宋丁:在全球四大湾区中,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

首先,粤港澳大湾区位于全球最大增长引擎的中国,面积是最大的,人口也是最多的,经济增长前景也是最被看好的。

其次,相比较侧重于金融业的纽约湾区、科技业的旧金山湾区和产业的东京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呈现出三湾合一的格局,其产业、金融、科技都比较强大,也更加均衡。

粤港澳大湾区是后起之秀,在经济基础、制度框架和科技地位等方面,与其他三大湾区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因而还有一个追赶的过程。其他三大湾区更加成熟,国际化程度更高,开放度更高,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要发力追赶的地方。

NBD: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升级中,哪些产业最有潜力成为未来的新兴增长点?

宋丁:大湾区将来的竞争优势不能着眼于某一个方向,而是需要各个产业的整合。比如,以深圳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在全球已经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大湾区正在以深圳为核心建设一条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这条科技创新走廊将同时带动整个大湾区的科技发展。

另外,大湾区有强大的金融基础,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同时深圳的金融业也发展得非常快。整个大湾区的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以及金融产业,都可以作为未来的引领性产业。

港澳的国际大通道联络功能仍然强大

NBD: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备受瞩目,但近年来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也面临着种种挑战,您如何看待当前香港面临的挑战?

宋丁: 我对香港未来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还是谨慎乐观:一是香港的金融基础相当扎实,不会轻易就被新加坡取代;二是香港背靠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深圳和广州这样的亚金融中心都会配合它维持稳定。香港要比新加坡的根基厚重得多,我对香港的长期前景并不担心。

NBD:您如何看待香港、澳门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

宋丁:多年以来,港澳一直承担着中国改革开放窗口的责任,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通过港澳输入内地,港澳的这一使命还没有完成。

我认为港澳的国际大通道联络功能仍然是比较强大的,港珠澳大桥通车以后,港澳其实已经连成一体了。港澳整合以后,如何在大湾区“9+2”城市里形成更高关联度的整合,这也给港澳提出了更大的任务。

真正让资源要素跨越行政边界流动起来

NBD:今年6月,深中通道正式开通。该通道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哪些积极影响?

宋丁:在深中通道(连接深圳和中山的跨海集群工程)通车之前,大湾区已经有港珠澳大桥、虎门大桥、南沙大桥了,将来大湾区可能有十几座大大小小的桥隧。我认为深中通道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位于大湾区入海口的中间位置,地理位置特别好。另外,它连接了大湾区经济动力最强的深圳,深圳的经济动力和资源要素可以经过中山向西岸的各个城市辐射,相比其他的桥梁,它更具有经济输出的功能。

深中通道通车以来,客流量很大,经贸交流活动增加了,日常消费也增加了。深中通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领性作用。

NBD: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异,部分城市相对落后,该如何加强区域间的产业协同和资源共享?

宋丁:大湾区内部发展是不均衡的,所有的资源要素都集中在那几个主要城市,像江门、肇庆这些相对欠发达的地方,最大优势就是土地资源丰富,我们要思考如何在大湾区的架构里面,找到资源要素合理配置的机制。

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在跨越城市的行政边界以后,资源要素整合的动力就大大下降了,因为大家都考虑各自的利益。如何真正让资源要素跨越行政边界流动起来,我认为是大湾区下一步实现战略突破的关键因素。

让国际资本能够在大湾区无障碍运行

NBD:优化营商环境是增强经济活力的关键举措,粤港澳大湾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着手优化营商环境?

宋丁:广东经济实力相对强大,像高铁、地铁这些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都比较靠前,这是营商环境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广东的民营经济更发达,政府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公平合理的服务。

但是大湾区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是大湾区涉及粤港澳3个关税区,这里面存在制度衔接问题,制度衔接不好,营商环境就会受到影响;二是大湾区要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话,那就要面向国际,让国际资本能够在大湾区无障碍运行,这里面也有很多的盲点和障碍点。

NBD:在吸引国际高端人才方面,粤港澳大湾区还有哪些政策和机制可以进一步优化?

宋丁:由于国际形势变化,大湾区在国际人才的吸引上面临着困难。最近国家各部委连续发布各种新政,我想这会逐渐改善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和大湾区的招商引资环境,接下来国际人才会陆陆续续来到大湾区。

既然是湾区,就要在粤港澳三大平台上形成一个共享机制和融通机制,不要发展成3个地方抢人才,粤港澳要能联动共享,让高端人才能够自由流动。

NBD:《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颁布5年,您有哪些建议可以有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得更好?

宋丁:这5年是特别艰辛的5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2019年颁布后面临着新冠疫情等一系列困难,严重影响了大湾区机制的联动和发挥,好在都熬过来了。

大湾区应该认真总结这5年的经验教训,思考如何形成一个在行政上有明确边界,但在经济发展上又如同无界的大湾区。要超越其他三大湾区,不拿出一点中国式现代化的模式来,是走不快的。如果大湾区都不能大一统,都要割成几块,怎么也拧不到一起,发展就会遇到大障碍。

我觉得下一步面临战略性的突破,要消除人为的物理管制和心理上的障碍,使湾区内所有的经济要素都能畅通无阻。当然我们已经在探索了,比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这些都是区域互动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