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一周 | 生态环境部将印发实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逾10家券商获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ESG政策
生态环境部:将印发实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
12月24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裴晓菲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印发实施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系统施策,共同推进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美丽河湖是美丽中国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组织筛选出了第三批38个美丽河湖优秀案例。裴晓菲说,优秀案例在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和人水和谐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既各具特点,又各有侧重。
点评:即将印发的方案不仅体现了对水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而且通过引导各地因地制宜、系统施策,有助于实现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的综合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此外,通过筛选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强调了示范引领作用。
ESG发布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
12月26日,生态环境部在官网发布《关于发布2022年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的公告》。公告称,生态环境部、国家统计局组织计算了2022年全国、区域和省级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全国电力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不包括市场化交易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全国化石能源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供核算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时参考使用。
点评:这一举措为电力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核算提供了官方参考标准,有助于企业和组织更准确地衡量和管理自身的碳足迹,可以促进各地区在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方面的透明度,推动区域间的减排努力和绿色能源转型。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报告指出降碳难点行业还需加力
日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净零行业动态2024年版》。报告指出,油气、化工、制铝、水泥、炼钢、公路货运、海运、航空行业长期以来碳足迹重且降碳难度大,其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排放总量的40%,是不折不扣的排碳大户。自该系列报告推出以来,降碳难度相对较高的重点难点行业首次出现了碳排放下降的积极趋势,但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仍面临着技术、基础设施、需求、资本、政策等多方面挑战,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点评:报告揭示了全球在推进碳中和进程中的难点和挑战,提示相关行业和政策制定者需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以确保全球气候目标的实现。
ESG行动
山东省开展碳足迹试点
12月20日,山东省生态环境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通知称,选择工作基础好、产业集中度高、产品优势明显、降碳潜力大的城市、行业、企业开展碳足迹核算,推进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和碳足迹标识体系建设。其中,城市碳足迹试点,要求青岛、烟台、聊城市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和自身发展情况,开展碳足迹管理体系试点建设。
点评:山东省的碳足迹试点工作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区域环境绩效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广东发布节能降碳行动方案
12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了《广东省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明确了未来两年广东省在节能降碳方面的具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其中,2024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将分别降低2.5%左右和3.9%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左右;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32%左右。
点评:该方案明确了广东省未来两年在节能降碳方面的量化目标,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用能结构优化和工艺技术提升,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绿色转型,体现了广东省在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努力。
ESG观点
清华大学教授邓国胜:企业高质量回报社会要提高精准性、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12月26日,“央广网财经年度对话2024”大型融媒活动在京举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院长邓国胜教授在演讲中表示,新时期企业转型升级是一种高质量发展下的回报社会,首先企业自己要发展、要有经济效益,要创造共享的价值。另外,要提高资源分配的精准性、使用效率和可持续性。发挥企业优势,让慈善资源能更有效地助力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更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公益项目效率,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以可持续的方式分“蛋糕”。
点评:邓国胜教授的观点,强调了企业在社会责任实践中应更加注重效果和效率。这不仅要求企业在资源分配上更加精准,以确保资源能够更有效地助力解决社会问题,同时也强调了在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资源分配的重要性。
ESG投资
逾10家券商获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12月24日,国元证券、财达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兴业证券、长城证券、广发证券7家券商齐发公告称,获得证监会复函,公司自营业务可以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包括此前已获准的券商,当前业内已有15家券商的自营业务可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点评:券商的参与不仅有助于推动碳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是金融行业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