荸荠、蕺菜、藠头:见过吃过听过 但就是不会读
植物的中文名称,犹如精炼的密码,蕴含其原产地、形态特征等丰富信息,省去冗长的生物学术语描述。
然而,鉴于中国文字的深厚底蕴与悠久历史,植物名称在漫长的岁月变迁中经历诸多演变。
为此,蝌蚪五线谱特别邀请深圳市作家协会的魏德勇先生,针对那些常见却易于误读或错读的植物名称,从它们的命名由来、生物特性、历史演变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能够轻松地说出某些植物的俗名,或许在田间地头,或许在餐桌上。
然而,当我们试图念出它们的学名时,却常常会感到十分困惑。
荸荠、蕺菜、藠头,这些名字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如果我告诉你,它们的根或地下茎都是常见美食,你一定会恍然大悟。
没错,它们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学名与俗名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距离?或许,这正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神秘感,让我们在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新的惊喜。
01、荸荠:生津润肺的“地下雪梨”
荸荠,音bí qí,两字承载着丰富的汉字文化和历史内涵。
“孛”意即人的肚脐,“荸”说明此草的地下茎像人的肚脐。
“荠”是多音字:表示荠菜时念“jì”,表示荸荠时念“qí”。
荸荠
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看,荸荠是禾本目莎草科荸荠属,是一种草本植物。其球茎不仅直接作为水果或蔬菜食用,还是制作罐头和提取淀粉的理想原料。
在自然环境中,荸荠主要生长在浅水区域,如水田等,且在我国南方的各省市广泛分布。
除了“乌芋”这一正式名称外,荸荠还有一个深入人心的俗名——马蹄。
这一名称可追溯至广州方言的前身闽粤方言。在闽粤方言中,人们习惯将果实类的水果称为“马”,如将桃子称为“马桃”。
方言中常用“蹄”来指代地下的部分。所以他们称这种生长在“地下的果子”叫马蹄。
荸荠不仅供人品尝,还兼具药用价值,有“地下雪莲”的美誉。
“荸荠”最早记载出现在明代王世懋的《瓜蔬疏》中。
书中云:“荸荠吴中最盛,远货京师,为珍品,色红嫩而甘者为上。”同时代的医典《本草纲目》记载更详细:“吴地之人择沃土以植之(指荸荠),于三月播种,历经秋风霜降,苗叶渐枯,至冬春之交,则掘土取果,无论生食还是烹煮,皆为上乘之选。”
在医学领域,荸荠最主要的作用在于生津止渴、润肺养肺、化痰通便。
轻微咳嗽困扰、体内有热痰淤积或是咽喉部位肿痛不适者以荸荠煮制汤品饮用,可谓缓解不适、调养身体之佳法。
02、蕺菜:西南地区餐桌上的美食
蕺,音jí,最初被古人视为珍贵药材。
南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著作《名医别录》中记载:“(蕺)味辛,微温,过量食用可能引发气喘。”
此描述不仅揭示蕺的药用价值,也提醒人们需适度食用。
蕺菜
随着时间的推移,蕺逐渐从药材转变为一种食材,深受人们的喜爱。
宋朝植物学家苏颂《图经本草》中详细描述了蕺的生长环境及形态:“(蕺)喜生于湿地,即便在山谷的阴凉之处也能蔓延生长。其叶片肥硕,形似荞麦,茎则呈现紫赤色。江左地区的人们尤为喜爱生食此菜,而在关中一带,人们则称之为菹菜。”
此处所提的“江左”,通常是指江南地区,即长江下游以东之地。
直至2004年,《中国植物志》将蕺的学名定为蕺菜,这一名称成为科学的标准命名。
从生物分类学的角度看,蕺菜隶属于胡椒目三白草科蕺菜属,是一种草本植物。它偏爱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常生长于田埂、林荫等湿润环境中。
历史上,蕺菜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但如今其生长范围已扩展至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北方省份,展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蕺菜是标准的正式中文
除了广为人知的俗名“鱼腥草”外,蕺菜在中国各地还拥有着众多别名,而在西南地区最为人所熟知的别名便是“折耳根”。
这一名称的由来,是西南方言中“蕺”字发音讹变为“zhé”,加之当地居民偏爱食用其根部,故而在口语中逐渐演变成“蕺儿根”。
鉴于“蕺”字较为生僻,民间便进一步简化为更加朗朗上口的“折耳根”。
在西南地区,蕺菜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其独特的口感与风味成为民间餐桌上的常客,尤其是凉拌折耳根,更是深受欢迎。
不仅如此,蕺菜还成为贵州省独具特色的地方农产品,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与风味。
凉拌折耳根
在文学领域,现代众多作家也曾在文章中提及蕺菜,而南方作家在撰写相关篇章时,往往倾向于使用“折耳根”这一别名,以此传递出更加浓郁的地方色彩与生活气息。
03、藠头:像葱像蒜又像韭的“菜中灵芝”
百合科葱属家族是蔬菜界中的瑰宝,包括葱、蒜、韭三大类,涵盖超过六百种多样品种。
这类植物在受损时释放的硫化物,携带着令人既爱又恨的辛辣气息,顺理成章地成为厨房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庞大的葱属群落中,藠头以其独特的姿态游离于葱、蒜、韭的传统分类外。它的叶片有别于葱的纤细,鳞茎则比蒜更为饱满,根茎的长度超过韭菜,而在其标志性的辛辣之外,还蕴藏着一份清新雅致的芬芳,被誉为“菜中灵芝”。
“藠”,音jiào,专为藠头而生,富有象形魅力:草字头勾勒出其草本属性,下方三个“白”字巧妙地象征那一簇簇洁白如玉的球状鳞茎。
此字初现于清朝《陆川本草》,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
市场上的藠头,因名字复杂简写成“叫”
藠头的正式学名“薤”(xiè)历史更为悠久,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崃山,其草多薤、韭。”两汉乐府中的《薤露歌》同样见证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藠头的鳞茎呈长椭圆形,数枚相聚,外观洁白无瑕,晶莹剔透。它偏爱温暖的气候,主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南方地区繁衍生息,同时也在日本、越南、美国等地留下足迹。
藠头全身是宝,无论是炒食还是腌制,都能变幻出令人垂涎的美味。
在广西,人们尤为偏爱将其制成酸嘢(yě,即酸料),酸辣交织,脆爽可口,成为当地人舌尖上的最爱。
藠头之所以能获“菜中灵芝”之美誉,皆因其富含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及黄酮类化合物等对人体大有裨益的成分,其中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更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降低胆固醇,展现其抗病毒的潜能。
藠头变幻出各种美味
藠头的花朵,宛如伞形花序,绽放着洁白或淡紫色的花瓣,散发着幽香,美轮美奂。
它们在野外的自由生长,或是在苗圃中的精心培育,都为周遭环境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那淡雅的紫色花朵,足以触动人心,令人心生欢喜。
藠头花
参考资料
1.《荸荠名称的历史演变和地域分布》,作者徐媛,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湖北方言及汉语方言语法比较研究”【17JJD740007】阶段性成果。
2.《鱼腥草的研究概述》,作者白玲、马敏怡,《兵团医学》2018年第1期
3.《藠头中的植物化合物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作者吕莉萍、夏延斌,《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第29期